Friday, September 2, 2022

2022 臺北國際現代音樂節 Taipei International New Music Festival

 

2022年TINMF計畫於十月假十方樂集音樂劇場進行,除將舉辦兩場音樂會外,另將各作品錄製成影片,於線上播放、嘗試接觸更多國內外的愛樂者,並積極參與國際現代音樂協會 (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Contemporary Music) 線上播映的Virtual Collaborative Series,促進臺灣作曲家與作品參與國際交流。兩場音樂會分別以中西合璧(東、西方樂器合奏之室內樂)及「臺灣當代獨奏作品集」(Taiwan Sequenza,獨奏樂器作品)為主題,呈現多首風格各異之作品。

演出場次:

中西合璧
20221028日(五)晚 7:30
十方樂集音樂劇場

臺灣當代獨奏作品集 Taiwan Sequenza
20221030日(日)午 2:30,
十方樂集音樂劇場


「中西合璧」

—音樂會簡介
 東西合璧場將呈現六首東、西方樂器合奏之作品。現居臺灣的英國作曲家盧長劍 (George Holloway),以「月」在文化上與科學上兩個不同面相寫成四重奏作品《月》;周久渝則以哲學、抽象的角度譜寫《突現身心》,探求生命課題的經驗、累積與體悟。在《對招》中,潘家琳從朱銘「太極系列」中的「對招」獲得靈感,以琵琶與打擊樂的音樂特質,尋求太極雙人對招中蘊涵的生命力。除三首精彩作品,另委託呂文慈、李雅婷與潘皇龍譜寫新作。此場演出將由顧鈞豪(中音薩克斯風)、蕭奕飛(中胡)、張育瑛、鄭雅心(打擊)、郭靖沐(古箏)、張智惠(大提琴),及王楷涵(琵琶)演出。


—演出人員
中音薩克斯風 / 顧鈞豪 
大提琴 / 張智惠
擊樂 / 鄭雅心 張育瑛
古箏 / 郭靖沐
琵琶 / 王楷涵
胡琴 / 蕭奕飛 
笙 / 張婉俞

—演出曲目
盧長劍:《月》為中音薩克斯風、中胡、木琴兼顫音琴與古箏而作(世界首演)
周久渝:《突現深心》為預置21弦箏與大提琴
呂文慈:《書七絕》為笙、薩克斯風與打擊(世界首演)
潘家琳:《對招》為琵琶與打擊
李雅婷:《星塵》為琵琶、薩克斯風、大提琴與打擊四重奏(世界首演)
潘皇龍:《東南西北XI》為笙、大提琴與古箏的三重奏曲(世界首演)


「當代獨奏作品集Taiwan Sequenza」

 Taiwan Sequenza計畫演出七首獨奏作品。本身為優秀吉他演奏者的作曲家洪郁閎,其吉他獨奏作品《終》以紅樓夢十二仙曲之終曲最後的判詞為概念,嘗試描繪孤鳥投林、悲涼冷景,此曲將由旅居瑞士的吉他演奏家張懿德演出。以上低音薩克斯風描摹恍惚之間傳來的海洋低語,熊仁岳《呢喃之海》由本會活躍演奏會員顧鈞豪演出。作曲家兼笙演奏家張婉俞,將演繹自己的37簧笙作品《笙‧聲幔》,營造戲曲韻味的空間感,展現笙音細緻色彩。陳以軒受芭蕉的俳句《古池》啟發,企圖於鋼琴上呈現動與靜的意象,將由青年鋼琴家徐敬彤擔綱。除了諸位年輕作曲家作品,本場同時委託蔡淩蕙、馬定一與鄭建文譜寫新作,將分別由黃立騰(琵琶)、林薏蕙(長笛)和吳妍萱(古箏)演出。

—演出人員
長笛 / 林薏蕙
薩克斯風 / 顧鈞豪
鋼琴 / 徐敬彤
琵琶 / 黃立騰
箏 / 吳妍萱

—演出曲目
洪郁閎:《終》為古典吉他獨奏(世界首演)
熊仁岳:《呢喃之海》給上低音薩克斯風獨奏 (世界首演)
張婉俞:《笙.聲幔》給37簧笙獨奏
陳以軒:《連雲霞》給鋼琴獨奏
蔡淩蕙:《琴想XI–神將出巡》為琵琶獨奏(世界首演)
馬定一:《謐》為長笛獨奏(世界首演)
鄭建文:《雨荷》給古箏獨奏(世界首演)



主辦單位|中華民國現代音樂協會
贊助單位|國藝會、台北市文化局、功學社、東和樂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