逸撥絃彈—彈撥場
10月28日(六)19:30,國家兩廳院演奏廳
何「樂」不為—室內樂場
11月05日(日)14:30,國家兩廳院演奏廳
「TINMF (Taipei International New Music Festival) 臺北國際現代音樂節」由中華民國現代音樂協會主辦與策劃,自2012年起,每年10至12月間舉辦音樂會、講座及研習等活動,以提供現代音樂創作、展演與研究之經驗交流。
2023年的音樂節將舉辦兩場音樂會,一場為「室內樂」音樂會,秉持著協會一直以來努力推廣會員作品、促進國人創作、並增進與演奏家交流的初衷,創造多元的發表與演出機會;一場則是延續近年來協會音樂節演奏家專場的特色,本年度推出古箏、中阮與琵琶的「彈撥」類樂器專場音樂會,由近年來於當代音樂演奏表現突出的演奏家來演奏。
從2020年開始,疫情、通貨膨脹、戰爭、極端氣候......等大事件頻繁衝擊全球,世界變化飛速,「室內樂場」將呈現六首作品呈現六位作曲家在如此難以預測的大環境中,觀看世界截然不同的各種面向,從個人內心情感剖析、到宇宙自然力量的描述皆有。廖子堂的《雨菸》描寫路旁一個在細雨中沒撐傘、抽著煙的人,私密的個人心境轉變,邱妍甯的《閾限如儀》結合心理學中間過度的階段與漢族宗教儀式中反覆重複的形式,在聲部交錯與轉換中探尋新的出路,黃祈諺的《...towards Bisosilin》用小米豐收歌將象徵完美的最高音獻給天神,詹雅蘭的《Sand aSH》受全球暖化效應影響,用音樂捕捉沙土熵增的無限可能性,並於同場委託2位作曲家謝宗仁、羅芳偉譜寫新曲。
逸撥絃彈—彈撥場
10月28日(六)19:30,國家兩廳院演奏廳
//演出人員//
箏︱郭靖沐、吳妍萱笙︱張婉俞中阮、阮咸︱潘宜彤琵琶︱余檣、黃立騰
//演出曲目//
任真慧:《寓形於蒼》,為中阮獨奏(委託創作)陳欣蕾:《山海經》,為琵琶獨奏(委託創作)張譽馨:《苔岩一色》,為琵琶與阮咸(委託創作)楊祖垚:《厄科》,給二十一絃鋼絃箏與三十七簧笙蔡承哲:《港都四季》,為中阮與古箏(委託創作)潘家琳:《噪靜交響》,為兩位箏演奏家盧長劍:《鉤》,為古箏獨奏
何「樂」不為—室內樂場
11月05日(日)14:30,國家兩廳院演奏廳
//演出人員//
指揮︱陳啟禮、廖子堂長笛︱林薏蕙單簧管、低音單簧管︱高承胤薩克管︱顧鈞豪小提琴︱張家倫、曾敏青中提琴︱江婉婷大提琴︱張智惠鋼琴︱徐敬彤
//演出曲目//
邱妍甯:《閾限如儀》,為長笛、低音單簧管、 大提琴與鋼琴黃祈諺:《…towards Bisosilin》,為長笛、大提琴與鋼琴詹雅蘭:《Sand aSH》,為弦樂四重奏廖子堂:《雨菸》,為單簧管、小提琴與大提琴趙立瑋:《C. V. A. E》,為中提琴獨奏謝宗仁:《沓》為薩克管與大提琴(委託創作)羅芳偉:《無人知曉的海岸》,為鋼琴獨奏(委託創作)
主辦單位:中華民國現代音樂協會
贊助單位: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、臺北市政府文化局
※委託創作作品由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